北溪管道泄漏等事件后 歐盟將采取行動加強保護基礎設施
CISP/CISSP/CISP-PTE/CISA/CISW...網絡安全證書認證

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期的北溪管道泄漏事件凸顯了歐盟基礎設施的脆弱性。為保護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免遭破壞,歐盟委員會本周將建議成員國加強合作并對關鍵基礎設施進行壓力測試。先從能源行業開始,然后測試通信、運輸和太空等其他高風險領域。歐盟還將制定一份藍圖,規劃它將如何應對未來的危機。
上個月,當北溪1號和2號管道因疑似遭受襲擊而出現四處泄漏點后,歐盟脆弱的基礎設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此外,由于鐵路電纜被切斷,德國北部的鐵路交通中斷了數小時。而波蘭德魯日巴輸油管道發生泄露后引發了人們的進一步擔憂,隨后官員們認為這可能是一起事故。
歐盟委員會的文件指出:“俄烏戰爭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威脅,并且通常表現為混合攻擊?!痹撐募娬{了歐盟基礎設施面臨的風險。
目前歐盟正急于減少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歐盟委員會將在本周提出最新一輪法規以打壓飆升的天然氣價格。不過俄羅斯可能會采取對應的舉措。
在另一項能源系統數字化行動計劃中,歐盟委員會還將確定其面臨的網絡安全方面的風險。隨著可再生能源的推出,歐盟的電網變得更加分散,這些風險也在增加。據了解,歐盟的目標是從明年開始推動應對天然氣和氫氣網絡中此類風險的立法。
應對能源危機 歐盟國家各有“小算盤”
歐洲聯盟峰會即將召開之際,歐盟多國就應對能源危機分歧不斷,各自提出不同主張。
歐盟各成員國負責歐洲事務的官員18日在盧森堡舉行會談,為定于20日至21日召開的歐盟峰會做準備。就天然氣限價問題,克羅地亞和立陶宛歐洲事務部長希望對天然氣批發價格設置上限。斯洛文尼亞外交部國務秘書馬爾科·什圖欽則表示,斯洛文尼亞主張僅對液化天然氣實施限價。
10月12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工業和貿易部長約瑟夫·西克拉在歐盟能源部長非正式會議前對記者講話。新華社發(達娜·科什奈洛娃攝)
就能源補貼問題,芬蘭和斯洛伐克觀點不同。斯洛伐克外交和歐洲事務部國務秘書安德烈·斯坦奇克認為,應對市場進行長期改革,使天然氣發電價格與其他能源發電價格脫鉤,且歐盟應為消費者和企業提供直接補貼。芬蘭歐洲事務部長蒂蒂·圖普賴寧則表示,芬蘭已準備好對天然氣“暫時”限價,但反對向消費者發放補貼,“與其補貼單個家庭,不如增加對綠色能源的投資”。
這是6月28日在羅馬尼亞康斯坦察縣瓦杜村拍攝的天然氣處理站的設備(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克里斯泰爾攝)
作為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反對設置天然氣價格上限,主張通過聯合采購、減少消費量和增加供給應對能源危機。
由于歐盟成員國的能源需求、對供應商依賴程度以及能源結構各異,調劑能力不一,歐盟內部在整體能源政策上始終存在分歧。本月12日,歐盟能源部長就聯合采購天然氣達成共識,但在具體應對方式上沒有達成一致。(李彥南)